防雷里面常說屏蔽,那么你知道屏蔽理論和哪些材料可以選擇么
- 發布時間:2019-04-11
- 發布者: admin
- 來源: 本站
- 閱讀量:342
估計很多網友經常看到很多防雷文章及方案當中經常提到屏蔽措施,因為屏蔽也確實是防雷里面其中之一非常有效的方法,所以這也不足為奇,雖然經常看到,但是往往卻沒有看到仔細介紹其屏蔽理論和用什么樣的材料最好,因此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
電磁屏蔽是利用電磁感應的作用而進行屏蔽,利用電磁場在屏蔽體上所感應的渦流作用,從而衰減通過的能量,在一般情況下,建筑物的自然屏蔽作用在10—20dB左右,這主要取決于建筑物用鋼筋量的多少和鋼筋的分布,所用鋼筋多采用18—22目銅網進行,其屏蔽效果在30dB左右。而重要電子設備機房對強電磁場,電磁感應的屏蔽處理,需要達到120dB,一般屏蔽較難滿足要求。
根據Schelkunoff理論,一般金屬體被電磁波入射時,它的屏蔽效果為:S=A+R+M(dB)
式中:A—吸收損失(dB),是電磁波在金屬體內的電磁衰減;R—反射損失(dB),是金屬體表面和空氣之間的反射損失;M—多重反射損失(dB),是金屬體兩個表面間反復反射的損失。
金屬板屏蔽效果是這三種損失的總和。根據理論分析和實踐經驗,機房,設備用房等對屏蔽要求較高的房間應采用金屬六面體的結構,并用金屬板屏蔽,少開窗戶,以減少電磁波的透射,確保屏蔽效果。
屏蔽使用的材料一般有銅,鐵,鋁。按照上面的理論分析,由于各種金屬材料的導電率不相同,使用的場合也不同。鐵的導磁率比銅高,其吸收損失比銅大,所以鐵材料多用于屏蔽低頻率的電磁場或在要求吸收損失較大的時候使用。對于高頻的電磁場的屏蔽通常用高導電率的銅或鋁。鋁材料的導電率比銅稍低,材料價格也地域銅,但是接縫難處理,表面容易被氧化,形成接觸電阻,耐久性差。屏蔽若是為了阻止高頻電磁波,最好選用銅作為屏蔽材料;屏蔽若是為了阻止雷電流產生的低頻磁場,最好選用鐵質材料作為磁場屏蔽。
除了材料有影響之外,其實材料的厚度也是有影響的。根據傳統電磁理論,頻率越高,屏蔽導體越厚,則屏蔽效果越好。但是實際上情況并非如此。一些專業的試驗表明,實際的屏蔽效果與傳統電磁理論并不相符。各種厚度的銅箔不僅其屏蔽效果相近,而且在GHz頻段內,其厚度越薄,屏蔽效果越好。因此選材主要從成本和施工方面考慮,銅箔過薄容易出現意外破損,影響屏蔽效果,而銅箔過厚焊接時散熱太快,不利于焊接;從成本方面考慮銅箔的厚度要適中,以能保證屏蔽效果為限。因此,選用0.3MM的銅箔作為屏蔽材料,既能滿足屏蔽要求,便于施工,又能節省投資;這種屏蔽措施能防御與抑制通信中高頻電磁波的干擾。
而在智能建筑而言,若建筑物接閃裝置接閃時,雷電流在樓內各個樓層空間產生的脈沖磁場對電子設備帶來的強磁場干擾是主要的,它超過了鄰近雷擊的干擾,也超過了空間通信干擾,其產生的損壞幾率也很大。由于雷電流產生磁場主要是低頻干擾,因此屏蔽材料當優選鐵質材料最好。
由此看來,在不同場合還是選用不同材料作為屏蔽措施是最好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日常施工當中,也應該根據情況,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才能保證做到最好,施工人員也務必要仔細了,做好了的話,既能滿足客戶的要求,又能節省成本增加利潤,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