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防雷的越多,反而覺得雷擊事故越多:終于有最齊全的答案了
- 發布時間:2018-12-19
- 發布者: 長沙科盛嘉防雷
- 來源: 本站
- 閱讀量:224
雷電災害曾經被評為十大自然災害之一,它的危害性比較大,由于他是瞬間產生危害性,所以只能夠提前做防雷措施以減小或降低危害,雷電對于建筑物、人身財產以及電子設備都具有極強的破壞能力,以前經濟落后,既沒錢,也沒技術,因此雷電災害頻繁,也不足為奇,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的防雷市場也是遍地開花,大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生長了出來,防雷國標也是越來越完善,相關部門對政策的落地也是貫徹的越來越徹底,相關防雷設備越來越先進,人們的防雷意識也逐步增強,各地的防雷設施也在不斷的改善,可是我們卻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怎么老感覺身邊的雷擊事故不減反增呢?經過小編的反思總結,歸納了如下幾點,其實也覺得不足為奇了。
第一,因為現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快,打個比方,10年前浙江發生一起雷擊事故,湖南也許就沒人知道;但現在不要說浙江,就是國外的雷擊事故,通過媒體報道、互聯網、手機等渠道,很快就能廣而得知,所以才會有雷擊傷人頻繁發生的感覺。
第二,某些防雷企業為了利益的不斷宣傳,防雷企業畢竟是以盈利為目的,當然盈利的同時也扮演了拯救人們于災害之前,也算是好事,現在這么多企業,這么多業務人員游說四方,但凡有一點關于防雷事故的東西,比如南京飛機事故,比如溫州動車事故,或者是雷擊劈死人事故等等,都會被他們拿去當做談項目的籌碼,進而渲染出了防雷災害之廣泛。
第三,國家為了加強防雷意識,不斷要求氣象安監等相關部門做與之相關的科普活動。氣象部門是防雷監管單位,他們經常會去一些人流量大的地方做一些防雷科普宣傳,比如去一些大型超市,集市,學校,甚至鄉下給當地百姓和學生進行防雷方面的知識教育,所以讓人們看到很多防雷事故案例,他們也會覺得防雷災害也增多了。
第四,我們的人們目前的防雷觀念確實還不足,還是有很多抱有僥幸心理,不裝避雷針或防雷器,而且很多防雷知識缺乏,最簡單的預防都不知道,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雷擊事故。
第五,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某一時期冷暖氣流交匯頻繁,造成強對流天氣增多,確實會帶來較多的雷雨、雷暴出現。
第六,這些年開發建設頻繁,一些無良建設商為了開發建設改變了地表結構,也可能導致雷擊現象出現。
第七,因為現在電器設備越來越精細,越來越貴,過去的電器設備和現在的價格可能是天壤之別,同樣是雷擊中房屋引發電器損壞,過去的損失可能也就幾十塊幾百塊,也都不會太在意,而現在隨便打壞個電器設備都是幾千上萬的,更何況雷擊下來,并不止打壞一兩個,有時候整屋子的東西給你打爛,因為經濟損失大了,也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了,也顯得防雷就多了。
總的說來,其實不管是政府,還是防雷企業,其實都是在很努力的預防雷擊,企業研發了越來越先進的避雷設施,就直擊雷來說,有提前放電避雷針,優化避雷針,先導避雷針,這些東西相比過去普通的避雷針,不管在引雷敏捷方面,還是在導電速度方面,都要優良很多,而過去在感應雷這塊基本為零,從來也沒有誰真正去重視過,而經過三十年的努力,企業研發了電源,信號類的諸多優良防雷器,國家也有相關政策出臺,支持大力對感應雷的改進,特別是學校,醫院,銀行都必須強制性做好直擊雷和感應雷措施,因此目前的感應雷已經是大大的改善了,經濟損失也下降了很多。所以其實真正說來,國內的防雷還是越做越完善了,雷擊事故還是越來越少了的,相信不久的將來,通過研發人員和國家的努力,做到人人都有防雷意識,真正達到全面預防雷擊,把雷擊事故降到最低。